在过去的几十年中,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。伴随着人口增加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水资源短缺、水环境污染、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,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、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。
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是公认的严重水环境污染源之一。我国制药工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、生产规模小、布局分散、原料投入大但产出小、污染突出的问题。从2008年起,我国开始实施《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。但多数企业排水均不能达到新的排放标准,即使能够达标排放,极高的运行处理费用也令企业运行举步维艰。因此寻找一种处理效果好、基建及运行费用合理的工艺已经成为制药废水处理迫在眉睫的任务。
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是主要污染源,尽管制药工业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7%,但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2%。制药工业废水主要有抗生素类废水 、中药废水和化学制药废水。
抗生素制药废水是含难降解物质、生物毒性物质及高S和N的有机废水。抗生素生产中在抗菌素的筛选和生产、菌种选育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技术难点,从而出现原料利用率低、提炼纯度低、废水中残留抗菌素含量高等诸多问题,造成严重环境污染。抗生素生产包括微生物发酵、过滤、萃取结晶、化学方法提取、精制等过程。
中药废水的水质特点是含有糖类、苷类、有机色素类、蒽醌、鞣质体、生物碱、纤维素、木质素等多种有机物;废水SS高,含泥沙和药渣多,还含有大量的漂浮物;COD浓度变化大,一般在2000-6000mg/L之间,甚至在100-11000mg/L之间变化;色度高,在500倍左右;水温25-60℃。
化学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是废水组成复杂,除含有抗生素残留物、抗生素生产中间体、未反应的原料外,还含有少量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。COD浓度大,一般在4 000 ~4500 mg/L 之间。
萃取法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
天一萃取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模拟金刚烷胺制药废水,比较了苯、CCl4和 P204等11种萃取剂对水溶液中金刚烷胺的萃取效果,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、稀释剂的类型、萃取剂与稀释剂的配比和油/水比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,并对萃取液进行了反萃取分离研究.结果表明,在水溶液中金刚烷胺浓度为1000 mg·L-1,溶液初始pH值为8.0~10.0,油/水比为1∶1的条件下,采用P204与正辛醇体积比3∶2的复配萃取剂进行萃取分离,金刚烷胺萃取 率可以达到99.0%以上,当金刚烷胺浓度增加至10.0 g·L-1时,萃取率仍可以保持在97.0%以上;以2.0 mol·L-1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,按照油/水比为1∶1可将51.1%的金刚烷胺从萃取剂中反萃分离。